2006-06-18

我的职业规划

拿到了offer,心中无比激动。大家都在找实习,最近同学间的话题也多是工作和考研的问题。我从来都是被命运推着前进的,走到了今天,是时候规划一下自己的未来了。

有人问,我会不会考研?我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,我只能说,现在看来我考研概率不会超过10%,在找实习的低谷期,这个数字最高也不超过 40%。在此,没有必要诋毁考研的前途,动摇准备考研的xdjm们的决心,人各有志,相信自己。

同学都说我是“天生程序员的命”。第一份工作,我会找技术类的,这在我投实习的过程中已显露无疑。我现在除了技术,也没有什么能够拿得出手了,幸好我还是对技术怀有很高的兴趣。

但是,英语将会成为我求职的瓶颈,使我在很多方面收到很大的制约。在今后的一年中,花更多时间练习我的英语听说,甚至会超过我花在学习技术上的时间,也很希望有朋友能够提供帮助,共同进步。

远期看来,走技术路线不能很长,向管理层发展会是必然的。妥善地处理好人际关系,学会和各种性格的人交流,扩展人脉网络将是工作后需要注意的。我会继续沿用“以技术会友”的传统方式,并逐渐学会“以情感会友”,结识更多的人,而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上的交流。

因此,我会适当减少提供“免费技术支持”服务的时间和范围,不再提供对“朋友的朋友”或更深层关系的技术支持。但我很乐意结识新的朋友,对于我的新老朋友的直接援助,我不会吝啬。还请各位亲朋好友理解和支持。

也许,这些想法很理想化,希望各位朋友不吝赐教。

我的Google笔经和面经 暑期实习 软件工程师

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google的实习offer,说实话,此时,我对自己充满信心。

Google申请实习的方式我很赞赏,先笔试后面试,事实证明这是我最适应的筛选方式,如网申这种形式,我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。

在某周周二,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去参与了Google在学校里举办的宣讲会和笔试。原以为来的人会很多,到了现场却发现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爆满的情况,大概大家都这么想,都没来吧。

来宣讲的有Google的工程师,还有李开复的特别助理,很多都是海龟,但汉语却出奇地标准,也从不夹杂英语。在我印象中,很多在跨国公司工作的白领都以汉语中夹杂英语的说话方式为荣,而Google却给我很独特的印象。Google本地化做的真不错。

宣讲中提到Google中本科生的比例很低,对于我这个尚未毕业的小本本压力真的很大。Google声称对不同学历的学生一视同仁,要和这么多多吃几年饭的师哥师姐们比拼,心中没底。

宣讲结束,笔试开始。没有出现原先预想的不良的情况:英文试题、智利测验。除了开头欢迎关注Google实习的欢迎语句和填写个人信息以外,没有出现英文。题目类型也都是技术型的。

题目在饮水思源的Google板上已经有人发过,这里就不多重复了,在此我只是想揣测一下出题人的意图。

1、2题显然是筛选懂不懂程序的人,会看程序,能像计算机一样思考,找一下规律就可以了。
3题看你Java等高级语言的原理有没有听说,即使不懂,只要了解一个大概,思考一下也能知道答案,关键是你要听说过GC。
4、5题考的是复杂度、排序稳定度。我不在行这方面,这两题答得比较失败,好多排序算法的名字都不记得了。
6题被咔嚓了,这个递归的确bt了些,我花了一些时间,最后还是猜了一下。
前两道大题主要看会不会写程序,最后一道看对于算法的设计。
对最后一题我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很完善的方案,总觉得我的算法有点问题,收敛的不是
最快,也不一定收敛到最优解。

总 的来说,通过笔试,就必须会写会看程序,对于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,同时要有独立设计算法的灵感迸发,对于其他知识的理解就是附加要求 了。个人觉得,要达到这些要求还是需要比较系统地学习数据结构和算法,平时也要多动脑筋,设计一些简单的算法,并在复杂度上精益求精。我觉得我在大学期间 还是荒废了很多。

次日下午我又去参加了ebay的笔试和面试,这里暂且不提。面试完已经是晚上了,原来说Google会在下午给面试通知的,所以以为没戏了,庆幸的是晚上八点许来了电话,要我周五上午去面试。

周四晚我回家,临行问同学借了几本数据结构和算法的书回去,结果证明,此举十分明智。

面试是在一家宾馆某层进行,面试同样没有遇到我最不想看到的情况——英语自我介绍。正如网上很多面经流传的,面试全程中文。< /p>

面试分两轮,一轮一个小时(包括面试间休息),真正和面试官谈的时间就45分钟左右。每轮面试都是1v1,和面试官距离很近,没有什么压抑感,都是搞技术的,也很谈得来。

面 我的第一个是女的,先是问我对于Google的哪个产品比较感兴趣。除了search,我用local比较多,所以答曰local。没料到的居然这位面试 官也来自local产品组。接着就问我一些local中如何辨识地址等算法问题,让我讲一个思路,跟着我的思路,再问一些她关心的问题,深入问下去。我也 谈了一些我对local产品的一些改进想法,并提出了我的解决方案。自始至终,她一直在说sounds interesting,我想这大概是我面试中的亮点吧。

面试中,她要我写一个算法,我考虑了半天,总是想找出一个更好的算法,所以只字未写,她就让我说了一下思路,我就把我现有的思路讲了一下。

我觉得和这位面试官谈得很投缘,大概是超时了,就匆匆结束了。原以为就此结束,很放松,没料到还有一轮面试。

10分钟休息中和一位复旦的CS本科生聊了一下各自的感觉,心中总是有一些对于复旦CS的敬仰。

第二轮是一位男士来面试。他开题就是给我一个题目要我写程序,问他可以写伪代码吗,他说不行。看来我是问错了,让他认为我不会写程序呢。。。

用C草草写了一些,还画了一些图,表达我的思路,结果一眼就让他看出其中的一个小错误。虽然整体思路都正确,但还是看出面试官脸上有些不适的表情。

接 着就是问我,要找出一堆无序数组中第x个最大数怎么做,记得是经典题目,但我总是不高兴去看别人的做法,去背一些算法,就自己想了一个,显然不是最佳算 法。他问我时间复杂度以及算法改进方法,我想是要我说出那个经典算法吧,结果时间复杂度说错了,让他问到我无言以对,感觉很尴尬,不过我还是用我不是很熟 练的技巧设法挽救,随便说了一个可能找到更好算法的途径,幸好他没往下问。

第二轮面试我觉得比较失败,我已经尽力用上我知道了、半懂不懂的所有知识,后悔当初没有学好数据结构,也庆幸昨天一晚突击。这轮面试之后,我也就不抱什么希望,期待幸运的眷顾了。

个人觉得,面试同样需要很强的编程能力,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实现出来,同时,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掌握是很关键的。但我不喜欢背那些很巧的算法,用的时候Google一下就知道了。

等待一周以后,收到通知要我寄送成绩单,再一周以后确认offer,前几天终于等到了期盼已久的实习协议。比起面试的高效,后面的筛选似乎有些拖拉。不过还是很期待去Google一探究竟。

最后,提一下法律问题。在面试前签署了保密协议,可是令我不解的是协议是全英文的,在中国境内这样的纯英文协议是否有效?对这些不是很了解,所以心惊胆战地悄悄发这篇文章,也请懂得法律的人士帮忙,如有违法我将删除此文。

我的Ebay笔经与面经 CDC部门QA职位

宣讲内容主要是各个部门的职能等,让我感受到和Google完全不同的感觉。

来得经理都带有不同的口音,听得出来有些来自香港或者新加坡的,看得出来很多ebay是一个很国际化的公司。部门名称以及职位也都是众多英文字母缩写,听了就头大了。

宣讲进行了很长时间,大部分同学提问时间被抱怨投诉等话题占据,现场秩序一度混乱。终于,宣讲结束,步行10分钟前往中院开始笔试。

笔试题目很多,有10+页,都是选择题,全英文。有考英文的、智力的、计算的、阅读理解的、程序阅读的。程序题都是很偏的小问题,就看你平时对一些小问题是否关注,我觉得考这个真的很没意思。。。

笔试完以后去吃饭,然后回到宣讲地点看成绩,我有惊无险地榜上有名。再次步行了10分钟前往面试,ft,我的申请表居然丢了。补填好,然后又等了很长时间,终于有人来给我面试了。

同学面其他职位的说,全部中文,可是我面试第一句话就是“用英文介绍一下自己”,还是用中文说的,ft。

支支吾吾讲了两句,没了,感觉很差。最讨厌自我介绍了,中文都说不上几句,何况英文,以后要练习练习了。

接着就是问技术问题。我应聘的是QA,于是问我一些测试的东西,问我以前做过什么,会不会IE的控件操作等等。幸好我涉猎面比较广,没被难住。最有趣的就是要我测试一瓶可口可乐。。。大概是什么经典题目吧。我考虑了一下,随便胡扯了几句,反正是yy测试,不要考虑可行性。

最后问了一些hr提供的套路题,我感觉我说得太多了,面试官有些不耐烦,不过我还是尽量充分表现我自己,我问他职位对英文要求,他说不高,大多数情况和中国的部门打交道,就算给我一个安慰吧。

整个面试,除了英文介绍以外,我自我感觉还好,不过这样的国际公司会容忍我这么一些英文菜头去工作吗,心中还是很担心。。。

一周以后的周五,我在家收到电话,要我寄简历过去。我问还有没有二面,他说一面就都说了,就不用在面试了。我不知道是直接被bs还是直接pass了。。。

又是一周多,看到bbs上很多人都收到二面通知了,心想我肯定没戏了。却在周二被电话吵醒了我的午睡,说我pass了,offer会近期发出。当时已经收到Google寄送成绩单的消息,而且尚处于半睡半醒的状态,也没怎么兴奋。。。嗯哦了一句,挂了。

说是近期,可是至今还没见到offer的影子。。。效率啊。。。有同学打电话去问,说还要耐心等待。。。